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導讀摘要妙法蓮華經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導讀摘要 一、本品的緣起 釋尊下根的弟子聽聞了化城喻品的說法,理解了三千塵點劫以來與釋尊的師弟因緣,而自覺〝深心本願〞。﹝法華經智慧二pg.161﹞ 因而富樓那尊者歡喜的,代表一千二百人的聽法者,向佛陀敬表謝忱。於是釋尊全部授予成佛的記別。那時候以憍陳如為首的五百弟子,以衣裡繫珠之喻表達他們的領解。 二、題名的產生 佛雖欲對全部一千二百阿羅漢授予成佛的記別,但先為五百弟子授記,他們的名號同事普明如來,因此件大事故為其名。 三、說法第一的富樓那 富樓那在釋尊弟子終被譽為〝說法第一〞。雄辯的故事見﹝法華經智慧二pg.151﹞ 富樓那於此品首先得到〝法明如來〞的記別。 富樓那雄辯的特色如經文所記:能於四眾 示教利喜,將焦點放在令眾生歡喜的說法上。只要產生真正歡喜心,人就會改變。富樓那雄辯之力的源泉是什麼?相信他一心想弘揚師之教導的〝熱情〞是因素之一。﹝法華經智慧二pg.157﹞ 若沒有烈焰般的熱情,再如何善辯也無法打動人心;而熱情的源泉就是確信。﹝法華經智慧二pg.157﹞ 四、人開會﹝深心本願﹞ 即是說覺悟到早在從前,自己就祈願成佛,與師、釋尊共同實踐了菩薩道,故在聲聞之前早就是菩薩了。﹝法華經智慧二pg.161﹞ 以此『深心』明示一切眾生原是菩薩,此即法華經的『人開會』。﹝法華經智慧二pg.161 以〝人開會〞的立場來討論 一切聲聞,本來是菩薩。本來是菩薩,必定會成佛是?門的看法;本門的立場則為〝我心是本來之佛〞。 ?門的觀點是〝實踐菩薩行而成佛〞的從因至果﹝從九界到佛界﹞, 本門則為〝久遠之佛實踐菩薩行〞從果向因﹝從佛界至九界﹞。 依此得知,菩薩心就是佛心。 深心本願就是回到〝久遠下種〞。 人開會廣義來說,就是超越一切差異,達到更高層次,明示『大家皆平等的尊貴』。 ﹝法華經智慧二pg.161 五、五百人的記別 這時在場的一千二百阿羅漢,因富樓那的受記及佛對富樓那的讚美肯定,而心生歡喜心及期待也能像富樓那一樣被佛受記肯定。佛了解這些阿羅漢的想法,於是依序為五百位阿羅漢受記,同受為普明如來其中有莎伽陀﹝須利槃特﹞。 六、『衣裡繫珠的故事』﹝覺醒的喜悅﹞ 那時,五百羅漢在佛的面前得到受記後,心生無限歡喜,奔踊跳躍,從座位來到佛前懺悔己過,自責己錯,說:佛啊!我們常做這樣的想法,以為自己已經得到究竟滅度。現在我們才知道,其實我們像無智慧的人一樣。為什麼如此說呢?我們應該得到佛的智慧的,但我們都以小智慧為滿足。﹝接著訴說『衣裡繫珠的故事』﹞ 此為五百羅漢的領解,五百弟子以憍陳如為首說出『衣裡繫珠的故事』,來表達他們心中的歡欣。 一個窮人有一天去拜訪友人,那位友人非常高興。款待以山珍海味,窮人大喜過望就盡情的吃喝,終於不勝酒力就伏在桌上酣睡不醒。友人知其窘境對它的落魄深表同情,乃將價值連城的寶珠偷偷繫於窮人衣內,因有事﹝官事﹞需外出,不待友人酒醒逕自離家。 窮人酒醒後對友人的用心一無所知,辭出友人家後仍繼續過他的流浪生活。經過許久的時日,有一天他又遇到先前的那位友人,友人看到他依然形容枯槁,衣衫襤褸,和過去沒有兩樣。心中更覺得不忍於是懇切開導他:我就是擔心你際遇不佳,所以上次會面時,曾將價值連城的寶珠,悄悄繫在你的衣裡,為什麼不早些把他換成資金,專心努力做一番正當事業,讓自己過的好一點呢? 經文 譬如有人 至親友家 醉酒而臥 是時親友 官事當行 以無價寶珠  繫其衣裡 與之而去 其人醉倒  都不覺知 起已遊行 到於他國 為衣食故 勤力求索 甚大艱難 若少有所得  便以為足 於後親友 會遇見之 而做是言 咄哉丈夫 為何衣食 仍至如此 我昔欲令 汝得安樂 五欲自恣 於某年日月  以無價寶珠  繫汝衣裡 今故現在 而汝不知 勤苦憂惱 以求自活 甚為癡也 汝今可以此寶 貿易所須  常可如意 無所短乏 御義口傳 衣裡繫珠事:日蓮等類奉唱南無妙法蓮華經者,信受一乘妙法、智寶、云以信心繫於衣裡也。 醉酒而臥事:酒者無明,無明謗法也。臥者生於謗法家事也。三千塵點劫當初飲惡緣酒,醉於輪迴五道六道,今臥謗法家也。 醉者不信,覺者信也。今日蓮等類奉唱南無妙法蓮華經時無明酒醒也。-------------酒與醒不相離也,酒無明,醒法性,法酒也,妙醒也。唱妙法無明法性一體也,云無明塵勞即菩提也。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g21267 的頭像
    gg21267

    脈衝光

    gg212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